时间 2024-08-22
栏目

国内

阅读

1270

追寻革命红色记忆,传承滚雷英雄精神——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三下乡实践纪实

为了聆听历史的回响,汲取前行的力量,为了不让英雄的事迹被岁月尘封,为了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。在 2024 年的7月,成都大学“血铸花城色,传颂渡口红”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满怀敬意奔赴攀枝花,踏上探访红色老兵的神圣之旅。

在这次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中,成都大学的学生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老兵的敬仰,走进了攀枝花这片充满红色底蕴的土地。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深入探寻红色基因,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。

实践团队首先拜访了抗战老兵安忠文。安忠文老兵在战场上英勇负伤,双目失明,右腿残疾,但当同学们见到他时,他却精神矍铄,乐观积极的心态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尽管身体饱受创伤,安忠文老兵仍然坚定而自豪地讲述着曾经的战斗经历。他的声音沉稳有力,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。他在1984年对越边境作战中英勇战斗,危急时刻他竭尽全力,强忍疼痛,横着身子向雷场滚去,尽管几块弹片飞来击中了他的头部和右手掌,他依然在晕眩中顽强地继续滚进。一直滚进了13米,安爷爷用身体引爆了一枚枚地雷,打开了通路,自己却昏倒在血泊中。用身体成功为战友开辟雷场通道,而自己右腿被炸断,双目失明。战斗结束后,安忠文先后在成都盲人学校、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学习,即使身体已经残疾,却依然以昂扬的姿态面对生活,时刻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风骨。他的坚韧与勇敢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精神,什么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舍生忘死的高尚情怀。

随后,学生们前往攀枝花烈士陵园进行祭奠。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里,长眠着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们。盐边县烈士陵园于 2000年8月1日迁建至盐边县桐子林镇怀化路99号。陵园内共安葬革命烈士383名,其中,解放盐边烈士206名,抗美援朝烈士32名,建设盐边烈士86名,建设成昆铁路烈士59名。盐边县烈士陵园集爱国主义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为一体,不仅是盐边县缅怀革命先烈、激励人民斗志、教育后人铭记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,也是攀枝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县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。每年清明节前后、烈士公祭日,有成千上万的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凭吊烈士,寄托对革命烈士的哀思,各学校、机关、团体、企业组织扫墓活动,这里已成为青少年祭扫革命先烈,学习革命烈士英勇精神,继承革命遗志,努力学习、工作的教育课堂。社会实践队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,在烈士墓前敬献鲜花,默哀致敬。他们深知,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,应当倍加珍惜。

(图为同学们在烈士陵园献花)

学生们来到了三线建设博物馆。博物馆全面展示和反映了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,整个展陈由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、党的决策发动、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、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、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——攀枝花的开发建设、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、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七大部分组成。它承载着攀枝花的发展记忆,展示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。一件件珍贵的文物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,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三线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。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,不时驻足凝视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。他们被建设者们的拼搏精神所打动,更加坚定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。

离开博物馆后,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攀枝花的红色历史,“血铸花城色,传颂渡口红”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还前往了攀枝花档案馆进行调查。在档案馆中,他们仔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,认真记录着每一个重要的细节。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,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,也让他们对攀枝花的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

通过这次实践活动,成都大学的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,更受到了精神的洗礼。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红色老兵精神的内涵,那是一种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勇气,是一种无私奉献、舍生忘死的担当,是一种对党忠诚、对人民热爱的情怀。

https://img2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40822/70488cda633163a80ead110adfcb8bbb.png

(图为同学们与安忠文及其家属合照)

学生们纷纷表示,将把这次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学校,与同学们分享,让更多的人了解攀枝花的红色文化,传承红色老兵精神。同时,他们也将以老兵为榜样,努力学习,不断提高自身素质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(供稿:李嘉讯)


相关阅读
热门推荐